教师简介

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教师简介 > 正文

李毳

发布时间:2022-06-22阅读数:

基本信息:

李毳,女,教授,博士研究生,毕业于山西大学生态学专业,环境管理学硕士生导师,山西省生态学会理事。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学、群落生态学;主要讲授生态学、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课程。

科研成果:

(一)论文:

1. Feasibility insights into wastewater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plant-wide integrated techno-economic and sustainability modeling analysis[J],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, 2025,75,107955

2. ChaiEffect of Light Heterogeneity Caused by Photovoltaic Panels on[J], Land,2023,12(2):367

3. 山西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、问题及对策[c].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.2021年10月,1474-1478

4. 药用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驱动因素分析[J],生态环境学报 2020, 29(10): 1988-1993

5. 温带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循环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动态[J].中国环境科学 2020,40(10):4540-4548

6. 森林土壤微生物碳循环研究进展,201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,2019年8月,3991-3994

7. 晋东南3种道地药材植物根际真菌群落特性[J],生态环境学报,2019, 28(7): 1388-1393

8. 十八河铜尾矿库坝面细菌群落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[J],应用生态学报,2018,29( 6) : 1975-1982

9. 原位微宇宙法研究温带森林土壤真菌群落构建的驱动机制,生态环境学报 2018, 27(5): 811-817

10.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,201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,2018.8

11. 铜尾矿库坝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的驱动因子.环境科学,2018, 39(4):1804-1812.

12. 关帝山森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特征,环境科学,2017,38(6):2502-2512

13. 干旱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,2017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,2017.10

14. 基于cpDNA 序列分析不同生境芦苇种群的遗传结构,生态环境学报,2016,25(8),1315-1319

(二)项目:

1.横向项目:黄河山狭段湿季总磷取样与委托测试服务(合同编号HT20251070),主持,2025.3-2025.8。

2.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(SSKLZDKT2022074),2022.9--,主持,在研。

3.山西省科技厅,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,山西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结构和碳固存关键过程与驱动机制(YDZJSX2022B001),2022.7-2025.6,参与,在研。

4.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黄河中游吕梁山流域近20年水土流失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(SSKLZDKT2020048),2020088-2021088,主持,结项。

5.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山西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研究-以武乡县石圪垤村为例(SSKLZDKT2018042), 201808-201908,主持,结项。

6. 山西省科技厅,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,关帝山针叶林群落土壤循环的遗传与环境控制机制(201601D102054),2016.12-2018.7,主持,结项。

(三)专著:

出版学术专著1部